易淹易涝,一直是城市管理的痛点。今年,淮安生态文旅区将“不淹不涝”城市建设作为重点民生工程之一,在区党工委和集团公司党委的指导下,作为文旅区市政养护单位,致远公司通过精细排查、精准施策,确保辖区内排水设施功能正常、状态良好,取得了预期成效。

强“心脏”, 新建智能泵站
进入汛期,泵站就是排涝的心脏,在积水点发挥了排涝的发动机作用。加强对泵站设施的检修,保障其正常运行尤为重要。凡事预则立。致远公司周密部署,在汛前对全区18处泵站涵闸进行地毯式排摸、逐一体检、改造升级,确保泵站在汛期运行安全高效。
突出重要节点,精准实施智能化改造。云林路雨水提升泵站位于翔宇大道与云林路交叉口,承担着云林路、福地路、凤里路等周边道路的排涝任务。该工程总投资约1500万元,主要是在云林路地下新建雨水管道连通至新建的智能化雨水泵站,通过自动启停装置,在强降雨天气实现水泵抽水,既提高了城区防洪排涝能力,也进一步保障了周边居民安全出行。
畅“血管”,提升排水效能
“现在已经有了各种仪器可以对管网进行监测,管网排水能力数据可以实时掌握,”养护负责人说。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汛期安全隐患,今年致远公司结合数据分析,花大力气对辖区内管网进行了精细化养护。

截止目前,累计完成6万余米雨水管道的疏通、5348个雨水篦子的清掏、修复坑塘600余个,对空洞、疏松位置的近1500米雨污水管道的检测排查……“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成果,筑牢公司市政养护品牌建设基石。”公司主要负责人说道。
抢“时效”,强化应急响应。
今年经历的多次强降雨过程中,致远公司认真落实市、区、集团公司强降雨应对措施,累计开展10余次汛期24小时值守,组织应急人员超150人,并利用电话、微信群及时沟通,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,保证了辖区东西片区、高铁片区安全度汛。此外,及时开展雨后复查工作,对各重要点位进行再检查,对雨后道路上的砂石淤泥,迅速组织人员清理,消除道路安全隐患,保障群众出行畅通。
下一步,致远公司将加快推进辖区内排水防涝设施和市政养护能力建设,助力“不淹不涝”城市建设提质增效。